是时候摘下玫瑰色滤镜,重新审视“社会创新”了!
平台消息
2019-05-10

“创新”(innovation)是一个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的词。政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企业将持续的创新视为自己的生命线;而社会部门为了系统性地回应社会问题,也寄希望于创新。“创新”令人兴奋,代表着希望、前景和无穷的想象。大家都很喜欢“创新”。

 

然而,越是耳熟能详的概念,人们对它的理解就越容易似是而非,更何况是“创新”这样仿佛自带光环的东西。当我们大谈“创新”的时候,很可能并不真正理解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美国斯坦福大学慈善与社会创新中心的Christian Seelos教授长年致力于社会创新领域的研究,他与另一位学者Johanna Mair合著的《创新与影响力规模化》(Innovation and Scaling for Impact》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社会创新的全新视角。基于对非营利组织长达十余年的观察和研究,Seelos教授归纳了一套“创新病理学”,社会行动者们可以像医生“诊断”那样去审视创新——我的创新是否真的创造了社会影响力?它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改善?




创新不是“圣杯”




要想真正认识一样事物,戴着玫瑰色滤镜是行不通的。重要的是批判性的思考,而非过度的美化。我们首先来澄清一些关于创新的常见迷思。


  • 创新中的“个人中心”视角

我们常常通过创始人的故事来讲述一项社会创新。于是这个创始人被视为了某种“创新的英雄”“创变者”或“改变世界的人”。然而,除了创始人的个人视角之外,创新绝对离不开他/她背后的组织和团队。这些人或许称不上社会创业家,但确是他们的日常工作、思考,让实现创新和影响力成为了可能。创新所倚赖的组织及其运作,是理解创新的重要“黑箱”。


  • 对创新的价值过度乐观

在商业世界中,创新的价值不言而喻,一个颠覆性的创新可能带来无穷的经济回报。而对社会领域来说,尤其是在大多数项目开展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环境、机会等都相对缺乏,而社会需求却非常庞大。在这种情况下,相较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发一项颠覆性的创新,将已被验证有效的项目、模式等拓展至更多的地区和受益人,或许是更值得考虑的途径


  • 忽视创新失败的代价

自由市场中相对完善的资本、人员、知识的流动,以及相应的法律、财税等机制,使得商业领域的创新风险相对可控。然而对于在欠发达地区运作项目的非营利组织来说,创新失败的代价其实是很大的。

 

最明显的是资源的浪费,尤其在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更重要地,是对服务对象造成的不利影响。因为多数服务对象的自身和所处的社会支持系统处于一个相对脆弱的状态,不负责任的所谓“创新”项目,很可能会“以助人之名,行伤人之实”。


  • 创新中的隐性条件

在创新中,我们常常关注那些硬性条件的提升,比如IT技术、经济条件、社会资源等。而事实上,社会习俗、规范,社区中的权力关系,组织的理念、价值观等,这些相对隐性、软性的因素也在创新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决定了成败。




阻碍社会创新的六个不确定性




Seelos教授将“不确定性”(uncertainty)作为理解“创新”的核心要素。正是通过对不确定性的克服,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的知识、技能、方法、模式,创新才算达成。Seelos教授指出,六个常见的不确定性是社会行动者们需要特别关注的。

图片1.png




1、问题界定的不确定性


你真的理解你想要解决的那个社会问题吗?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容易“自我中心”。比如,有些父母认为上课外班对孩子有好处,就让孩子报好多课外班。他们忽略了孩子是不是真的想上这些班,他/她上这些班真的开心吗?上课外班究竟是家长的需求还是孩子的需求?

 

在社会部门也是一样。我们有时候并非站在受益人的立场上,去同理他们的处境,理解他们需要什么支持,而是“我认为你需要什么”,然后就开始设计项目了。在这个环节需要不断地问自己,我认为的问题是一个“真”问题吗?这是我认为的问题,还是受益人切实面临的问题?同时,区分问题的症状和导致这种症状的原因,也很重要。




2、采纳的不确定性


受益人愿意或者能够采纳你的解决方案吗?


采纳的不确定性,其实与第一个问题界定的不确定性紧密相关。



举个例子,你去一个贫困山村,发现那里的饮用水源非常不安全。这时,一个很容易的反应就是给村民干净的饮用水就行了嘛。于是你整合了资金、技术、资源,开发了一个效果很好的净水设备。然而当地的村民根本不用。后来你了解到,原来他们祖祖辈辈都习惯喝生水,就算有个很高级的净水设备,也不觉得有什么必要用它。那么,这就不再是简单的有没有干净饮用水的问题了,它背后可能有文化、习俗等因素在影响。如果没有看到这一层,很可能项目就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3、解决方案的不确定性



即使问题界定很清晰了,采纳也没什么问题,我们还是需要考虑,是否具备充分的条件和资源来形成理想中的解决方案。比如,组织中是否有相应的人才?资金是否充足且可持续?解决方案所需的技术能力具备吗?当地的政策、环境是否允许这样的解决方案开展?

 

即使是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到了新的地方也可能面临完全不同的境况。这需要社会行动者们思考,新环境之下的问题是否需要重新评估和理解,以完善解决方案,更加适应当地情况。




4、后果的不确定性



万事万物都有正反两面。就像吃药一样,它可能治好你的某种病,但也可能同时带来一些副作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相较于某个方案能带来的好处和价值,它的负面影响是否可以被容忍甚至忽略。



比如,有一个公益项目在非洲欠发达地区推广小额信贷来改善人们的经济水平。然而在推行过程中,项目团队发现,这样的方式导致了当地的消费主义风气抬头。他们没有直接叫停这个项目,因为它的确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社区的经济活力和生活水平;但他们针对这个情况,快速采取了一些干预和应对措施,以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很可能你在改善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也不自觉地造成了另一个问题。但是,对可能的不利后果或影响,有所预判、把控和应对,也是一个机构专业性的重要表现。




5、“身份认同”的不确定性



“我是谁?”这个问题,对个人来说很重要,对组织来说同样重要。“我是谁”就是一个机构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这些东西决定了它关注什么,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举个例子,某个公益机构的使命是服务于欠发达社区青少年的发展,但在项目过程中,他们看到城市社区也很有机会,比如出资人有很强的意愿,家长也有较高的付费能力。慢慢地,他们就把项目重心转到了城市社区。这一变化引发了团队内部的一些争论——“我们现在做的事情还符合我们的初衷吗?”,甚至有些员工因无法认同而选择离开。




一个组织归根到底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而不仅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箱。这个组织里的每一个人能否真正地理解、认同组织的理念、使命与核心价值,看似隐性,却对实际的工作极为重要。




6、管理的不确定性



你的组织内部,为创新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是否创设了相关的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创新?员工是否沉溺于眼前的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创新?对于创新,质疑和指责的声音,是否大于学习和反思?如果一位员工想在组织内部推动某项创新,他/她是否能享有包容、理性、开放的环境?诸如这些问题,都值得一个组织尤其是其管理者思考。


创新常常是一个艰难而紧张的过程,甚至会造成某种张力。如何能够找到恰当的方式,管理好这个创新的过程,是对每一个组织提出的挑战。




从影响力创造的视角重新审视创新




创新的目的是创造社会影响力,但创新本身并不天然地与社会影响力划等号。Seelos教授认为,创新只是具备创造社会影响力的潜力;而如何将“潜力”变成真正的“改变”,中间还缺一个非常核心的环节,即规模化。他认为,创新+规模化,才能创造真正的社会影响力。


图片2.png


创新是一项投资,需要时间、人力、资金等的投入。它的成果是一个新事物,如一个新产品、一项新服务,一种新的干预模式等,而规模化使得创新能够转化成真正的社会影响力——把创新产品、服务、模式等复制出去,推及更多的受益人,从而在更大的层面上,更加有质量、有效率地回应社会问题。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Seelos教授倾向于将创新和规模化作为一个整合的过程来看待,即它们共同导向社会影响力的创造。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上文中已经提到了创新阶段会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而在规模化阶段,虽说是将已经比较成熟的创新复制推广出去,但它也绝不轻而易举。当一个相对成熟的项目模式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时,它可能会遭遇新的不确定性和挑战。这时,借用上文中的“创新的不确定性”框架去重新分析和思考这个项目,依然会很有启发。




  参考资料  


Christian Seelos个人网站: 

http://www.christianseelos.com/research.html.


Seelos, C. and Mair, J. (2017). Innovation and scaling for impact. Stanford (Ca): Stanford Business Books.


“When Innovation Goes Wrong”, Christian Seelos & Johanna Mair,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Fall 2016.


“Innovation Is Not the Holy Grail”, Christian Seelos & Johanna Mair,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Fall 2012.






(本文作者:周智烨,南都公益基金会项目经理,好公益平台秘书处成员。)


平台动画 产品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