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特公益陈潇斐:在“措手不及”中与团队一起成长
产品消息
2023-03-23


编者按

近期,好公益平台伙伴、佰特公益总干事陈潇斐在悦享新知线上活动“打破人才魔咒”中,与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者展开对话,聊了聊大家在团队管理上的挑战、思考与行动。潇斐表示,团队内对话关系的建立以及管理者的“往后退”,给机构带来了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图片

大家好,我是潇斐,来自佰特公益。


佰特公益是2009年成立的,到2023年进入到了第14个年头,一直致力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财经素养教育推广。可能大家多多少少听说过佰特,但不知道潇斐。


其实我在佰特已经12年了,从志愿者到实习生,再到项目总监、副总干事,2020年6月起担任机构总干事负责整体管理工作。


2020年,我刚接手的时候,接受了《社会创新家》的访谈,现在回头看当时那篇文章,感觉那时的自己如此稚嫩。


当时好不容易突破内心决定接手,起初是信心满满,还记得新上任时给自己定的数字目标,希望2023年机构筹款能达到5000万,结果疫情这三年一下子给打趴下了。从筹款目标的突破来衡量内心的成功,现在看来也觉得很可笑。


虽然今天的分享中我们被定义为成熟型的机构,从发展年份、员工规模上来说,基本也达到了成熟型机构的大致特征。但你也会发现,成熟型机构再想去转型和突破,所要经历的时间可能会非常久,基本上就是处于一个平台期不上不下。我感觉佰特好像维持在这样一个服务体量和资金体量,差不多也已经4、5年了。


当我们非常期待有一个未来十年的新的展望时,外部变化这么快,所有的同事都觉得来了个措手不及。


从机构管理角度来看,一方面需要思考未来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在团队的匹配和人员培养方面也需要相应调整,去适应快速变化的状态。今天主要从人才培养、团队协作方面来分享我们的一些尝试。



打造学习共同体


刚刚担任总干事的时候,一直非常希望能对业务流程做一些梳理,把绩效管理等制度搭建起来。佰特从过去几个人的团队,发展到现在29个专职7个兼职,过程中一直以项目发展为核心,在机构架构及制度管理上很多层面是缺失的。

我在佰特待了那么多年,非常希望看到这个机构获得全面发展,所以刚接手的时候,在制度建立方面有很多的想法,但现实总是最直接的验证,制定出来的工具也好、制度也好,落不了地。

以前发展过程中也尝试过一些战略性的推动,但会发现强推的时候对大家反而可能是一种损耗,所以我想干脆把这个部分还是暂时先放一下,最主要先抓财务规范。

只要把项目做好,财务实现规范,其他管理维度好像先这么走着,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失败性的影响。

在走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可以怎么做。首先团队肯定要达成共识,当大家都有这个方面的意识和需要制度发挥作用的时候,它才能起到更好的支持性作用。

所以2021年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先让机构稳定发展下来。边走边看的时候就发现,不同部门、每个同事的个人能力都非常强,完全可以单打独斗、独当一面,但当面临未来发展需要协同突破的时候,部门间的张力就会特别大。

尤其像我们这样一家教育组织,教育产品是核心,但是研发部的同事各自都觉得自己开发的东西是最好的,很难产出机构发展视角下的产品形态有个大致的标准出口;研发部的内容交付到培训部,培训部一再开会强调,我们要从一线视角给你们反馈一下,这个内容bug很多;项目部会觉得脱离了项目逻辑,怎么实现筹款。

针对这样的现状,机缘巧合,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以研发部、培训部为核心推动了学习共同体的打造,这个事情在2022年这一年里真正发生了。

当时我开始意识到大家协调不顺利、有张力的时候,通过分析观察发现好像大家的话术很难达成一致。

品牌有品牌的话术,研发有研发的话术,内部大家都不知道对方在说啥,不在一个频道上沟通。比如研发部发现了一些新的产品机会,或者对新的需求有了一些理解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怎么转化成部门之间的理解。

还是得靠学习或内部交流去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个对话和充分交流的机会。

后来发生了一个巧合的事儿。研发部的同事说我们一直在做参与式教学培训,我发现了一本好书《参与式教学的五个维度》,我们一起来看看,发起一场内部共读如何。

这个时候大家其实对这本书都有一定的好奇心,我看几乎所有研发和培训同事都加入了,其实之前我在单位的时候很少跟大家一起学习,这次索性也报了名,看看大家是如何学习和对话的。

后来发现这本书我们真的是选对了,因为它包括了个人自我觉察、社会情感练习、团队协作等等内容,跟团队发展的状态和我们希望达成的目标非常一致。

在共读过程中,团队之间的彼此认知张力都被识别和呈现了出来,形成了直面的讨论和解决。

很有意思的是,大家在共读的基础上,突然有一天提出,我们自己在给小学的老师、职业学校的老师做参与式培训,为什么不能借着这本共读,把我们的产品进行一个迭代,而且每个研发人员和培训人员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专长,是不是可以共创一个新的产品?

其实就是在这样一个共读的基础上,把学习和业务进行了紧密的联合,当我们把这本书开发出来一套完整课程的时候,又进行了内部试课,在试课过程中再次进行了自我探索,以及同事之间公平的对话关系的建立。

一开始我们讨论的时候还彼此争吵,吵到回到原来那种谁也看不上谁的状态。有的人说不要质疑我的开发逻辑,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上来就质疑,感觉就是否定了我前期思考的努力!有的人说你这个无法落地,也很难让不懂的人看了手册流程就能上,咱们开发的标准化需要精细到什么程度?

当时吵得很凶很凶。但当大家共读、共同讨论的时候,会识别出来每一个人工作的独立性和边界感,以及去思考在这样的边界感下,我们怎么求同存异,去共同完成一个新产品的开发。令人惊喜的是,大家很多争执的时候,会有人主动跳出来说,我们先暂停一下,回溯一下机构使命和价值观,看看咱们的方向是否还在原来计划的跑道上。我们设计这套培训体系的最初目标、教师需求和顶层设计依据是啥。

这个共读的过程,每个人都是参与进来的,而且通过内部试课,大家都像对待新孕育的宝宝,对2023年有一个新的期待。随之而来的是大家创新工作的动力被激发了出来。

在佰特的研发部和培训部之间,大概有8个人,打造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产生了非常良好的化学反应。




行动研究带来的新变化


成熟期的机构也会面临着业务要不要转型,是否适配当下的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我们现在还没有正式转型,但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总是遇到核心的卡点并产生自我怀疑。很多同事都提出,我们标准化的一些成熟产品或服务模式在开展过程中,到底解决了啥问题,看着评估报告上的一个个数据,还是觉得这是冰冷的。

尤其是教育环境变化这么迅速,关注中小学和职业教育方向的公益伙伴越来越多,财经素养又是素质教育下这么细分的一个议题。当我们到乡村小学的时候,会发现其实已经引入了其他伙伴的项目,我们的空间又在哪里?

佰特过往的模式主要是通过培训学校的老师、社区的社工来开展服务,中间好像跨了一道坎,同事对儿童青少年用户的理解也觉得慢慢地在减弱,逐步地脱离了生活情境。有的时候我们自己都回应不了,到底解决了经济生活当中儿童和青少年面临的怎样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样的内部质疑之下,怎么去推动业务创新呢?大家都觉得要“变”了,但是“方向”在哪里,怎么求变!这时候会发现大家的思维局限没有被打开,还局限于以前那种标准化的服务模式,总觉得要通过一个战略性的举措去推动,或者问题出在了产品本身,继续挖需求迭代就能回应挑战,但这并不一定是一个正确的开始。

负责人有了感知和想法,单靠战略推动也无用,如果大家只是有了意识,但还没有共识,还不知道接下来的方向具体可以怎么走,没有达成内部决策的时候,有些想法真的就只能停在脑子里。

非常幸运的是,2022年,我也参加了一个行动研究小组,郭小牧老师(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理事长)发起的初心研习社。

小牧老师就一直在通过跟我对话,激发我的反思。潇斐,你现在带领佰特往前走,你的初心到底是什么?你的同事们的初心到底是什么?可能佰特以前的使命定下来,你可以不改,但你们的初心,或者到底你们想要共同推动解决的社会问题,现在是不是发生变化了?

这个问题对我简直是灵魂拷问。以前老觉得说我们一直在做产品的更新迭代,但现在竞争环境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我们反而倒退了,我们又走入了产品初级化阶段。

我们一直在产品细节上以及产品包装上迭代,从来没有跳出来去反思,可能我们的业务源头、我们的初心、我们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已经发生了改变。

于是,在初心研习社的陪伴下,2022年一整年,我和几个核心同事都在用行动研究的范式去重新理解我们关注的群体的生活情境、他们所面对的社会变化下自己的生活智慧如何发挥着作用、有哪些隐藏在背后的真问题是可以通过社会支持体系回应的。

行动研究给团队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大家重新去思考做这件事情的意义,而且真的是把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工作的相关性、以及与产品这些事情关联了起来。

最后我们发现重新理解了青年人在经济生活中所处的各种困境,不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吗?当找到这样一个关联点的时候,大家的交流就不再那么理性了。

不瞒大家说,很多外部伙伴反馈说,佰特的关键词就是专业,有的时候专业到不接地气。但我们希望成为独立、有温度、有担当的人,我们传播出来的话怎么就说得那么理性?

通过行动研究,挖掘了每个同事内心柔软的地方,发现除了尝试参与行动研究的人也好,部门其他伙伴和不同部门的伙伴也好,最后大家都会发现行动研究的探索跟大家感受到的卡点、痛点怎么就那么一致!

后来我们就想2023年是不是能试着提出新的假设和行动,去验证我们能做到什么程度。上周我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好几个伙伴抢着要做这个新的行动研究,想做业务转型推动的带头人。

这是我想分享的第二个小的案例,通过行动研究实现了跨部门的理解和协作,重新厘清了团队和机构的初心,找到了新的工作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一直是在往后退的角色。以前我是业务成长上来的,是成果导向的人,有的时候会比较关注细节和结果,不太敢完全的放权。但你会发现不放权的时候,很多伙伴真的有想法但没有权力去推动一些变革。

所以我也试着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后退。

有很多伙伴说潇斐,这一年你怎么都没在外部出现,很多活动场合很少看到你了,但我觉得是有价值的,因为我在内部花了非常大的精力跟大家一起去探索。

另外,2022年10-12月份,我完成了佰特的管理层提拔。一开始的时候佰特的组织架构非常扁平,我一个人要面对很多人,有的时候真的是二十多个人每个人都会直接来找我。

一开始不放心,尝试过三次管理层空降都失败了,把内部员工培养提升起来又总觉得欠点火候。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如果不被放在这个位置上,大家永远不会站在这个位置上思考问题,这是我的问题。

当我打开跟自己的对话的时候,就会发现伙伴对新的岗位的认识和自我剖析都是很客观的,好像突然间大家都成熟起来了。

就在春节后开工日,除了业务探索,机构的小伙伴们分别提出了今年要做好部门建设,梳理协作流程,修订制度以匹配和支持业务开展的目标。大家都说,潇斐姐,咱们是时候一起推动机构更加高效地运转了,咱们一起来!

说实话,听到大家这么说,真的很开心,同时也给我带来了一些焦虑,大家都成熟起来的时候,接下来我要干嘛?我的新的定位是什么?这也是最近我的个人思考,期待2023我自己在佰特也有一个新的出发!


图片

视觉记录:长歌

海报、插画制作:大宝

内容编辑整理:李洁

排版:蔡蔡



平台动画 产品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