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勺米,敲开邻里关系千扇“门”
媒体报道
2022-10-24

来源:2022-10-24  成都发布   这勺米,敲开邻里关系千扇“门”


编者按

义仓是好公益平台上的优质公益产品,以重塑邻里关系,推动社区互助为目标。前几天,义仓项目发起的“一勺米公益挑战赛”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冲上新浪微博热搜。截至10月25日下午18时,共有33万网友浏览阅读,参与话题讨论。募得一勺米,敲开千扇门。

10月22日上午10时许,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蜀都新邨社区香门第北区,9岁的姚信立迈出电梯门时,面容略微有点紧张。他要带领5岁的杰杰和2岁半的兜兜,在1个小时内至少敲开10户陌生邻居的家门,并从每家募集到一勺米。募集到的“百家米”将以福袋的形式,免费发放给小区居民。

这样一种以一句问候开始,以募“一勺米”的形式打破邻里之间的陌生的做法,被称为“现代义仓”。


义仓制度源于隋唐——老百姓将家中多余的米捐出来帮助贫困家庭,被视为中国公益文化的“根”。2011年,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下称:爱有戏)开始在成都推动现代义仓,十年间,义仓在全国城市的社区逐渐成长起来,形成了一个互助型支持网络。重建邻里间的信任,正是现代义仓的意义所在。


图片

▲成都市蜀都新邨社区的志愿者带着3位小朋友向陌生邻居募集百家米


敲门募米,破冰邻里关系


这一次,香门第北区的“一勺米”行动以公益挑战赛的形式展开,参与活动的10余个家庭被分成四组,每个家庭都有一名家长陪同,各组都有一名专业社工随行。哪组能在规定时间内募到更多的米,便胜出。

香门第北区共有1895户住户,因建成时间不长,目前居住率在50%左右。这也给小朋友们的募集增加了难度。出发前,爱有戏和成都市郫都区感知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小区广场上为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进行了一次现场模拟:“你好,邻居,我们在参加‘你好邻居’一勺米公益挑战赛,募集到的百家米将以福袋的形式免费发放……”

姚信立这一组,年纪最大的他担起了小队长的角色。前三次敲门均未成功,他有点气馁。在敲第四户人家门时,门后终于传来回应,开门的是一位婆婆。尽管已在脑海模拟多次,但第一次敲开陌生人的门,他还是有点不知所措。


图片

▲小朋友们向陌生邻居募集百家米


“你好,我要一勺米……”说完,他看着身后,不知接下去该如何应对。杰杰看到门开了,扭头便躲到了妈妈身后。

这时,随行的社工笑着上前引导:“你是谁?你为什么会要一勺米?”

“我们是你的邻居。”“我们在参加‘你好邻居’一勺米公益挑战赛。”“我们要募集一勺米,之后在小区免费发放。”……

成功募集到第一勺米后,气氛变得轻松畅快不少。后续敲开门,面对开门邻居的陌生面孔,每到词不达意之时,家长和社工都会上前解释。

门后的面孔,一开始是错愕的。面对组织不出完整话语的三个小男孩,户主往往有些尴尬,弄清来意后,他们脸上会露出善意的体谅。有些家庭会直接“派出”小孩前来互动:有个和兜兜年纪相仿的小男孩分享了他喜爱的玩具,一个叔叔直接搬来米缸,要装满孩子们的米兜。这时候,旁边的社工前来解释:“这个活动是想让大家多一个交流参与的机会,也是为了鼓励孩子们多和邻居交流,所以只要一勺米。”

从顶楼34层向下,孩子们一家一家地敲邻居的房门。偶尔也有开了门但因有急事而不愿参与活动的人家,孩子们也不忘礼貌地说声谢谢。几经锻炼,到20余层时,姚信立已经可以独立流畅地与邻居交流。尽管话说得磕磕绊绊,兜兜每次都不忘冲在最前面,举着一只红色的福袋一起募米;杰杰也可以勇敢地一起面对陌生邻居的面孔。

上午11时许,四支参与挑战的队伍在小区的中央广场集合,他们都超额完成了任务。



新的连接,新的探索


“一勺米”背后,新的连接,正在产生。

对孩子们来说,他们交到了新朋友,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对家长来说,这是打开邻里关系的另一种方式。

此次,杰杰妈妈张连群的角色,是记录员,她要记录下孩子们敲开每一扇门的瞬间。募米过程中,她总会站在孩子身后鼓励他向前踏出第一步。

“他(杰杰)非常腼腆。”张连群说,此前因工作繁忙,夫妇二人甚少有机会陪伴孩子,这是她第一次带孩子参加社区活动。

除了母爱,另一个驱动力,是她对于认识新邻居的渴望——上个月月底,杰杰一家离开住了十多年的小区,搬来新家。“我希望孩子快速融入社区,帮他找到新朋友,也想认识新邻居。”除了带孩子,下午她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陪杰杰奶奶去附近公园逛逛,帮奶奶也找到新伙伴。

对社区而言,敲开一扇门,募得一勺米,则是重塑“远亲不如近邻”新型邻里关系的方式。

蜀都新邨社区副主任李茜告诉记者,香门第北区现入住居民约3000人,业主从天南地北汇集而来,原来的邻里关系被打散,居民间熟络度不高。“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勺米’,让居民之间产生新的连接,更有归属感,进而激发小区发展治理的内生动力,让小区更加温暖,城市更有温度。”

图片

▲小朋友们向陌生邻居募集百家米

探索“微网实格”治理新机制,是她提到的又一关键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该以怎样的治理模式满足社区精细化治理的需求?为此,成都正探索“微网实格”治理新机制,吸纳热心市民参与本地的环境维护、物业管理、疫情防控等工作,构建起超大城市治理所需的基层组织动员体系。

微网格长、微网格员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工作的实效。怎样去找到这些人?社区活动,成了纽带。“我们希望通过社区活动,挖掘高能级志愿者或骨干,并进行人员储备。”她说,后续,社区将对骨干队伍进行培育孵化,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发动骨干力量积极参与并提供专业服务,以此树立起社区共同体的意识。

热心公益的居民王勇,就由此成了小区的微网格长。

22日,王勇也带着自家孩子兜兜参与了募米活动。孩子们每敲开一扇门,临走前他都会上前打招呼:“我也住在这一栋,是小区的微网格长,需要帮助直接群里‘艾特’我。”

至于怎么找到他?“暗号”就是房间号。

28岁的王勇是一名党员、退役军人。事实上,门后的面孔,大多都是老相识。在邻居眼中,他是一名热心肠:有新邻居搬家需要帮忙,他二话不说就上前;有人不了解周边情况,他带着对方实地“踩点”;有人咨询孩子上学问题,他耐心解答……

“很多新邻居都非常意外,他们不知道小区里还有微网格长这个职位,都觉得特别暖心。”李茜说,王勇是小区招募的第一批志愿者。而像他一样的微网格长、微网格员还有很多,他们活跃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不同社区,以自己的付出,为社区精细化治理贡献力量。


一场古代义仓的当代试验


“一勺米”,是现代义仓的最初表现形式。从2017年开始,每年的秋分日,被爱有戏、壹基金等全国众多民间公益机构,共同推举设置为“全国义仓日”。

值得一提的是,义仓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项目,而是以义仓为核心的参与式互助体系,它是由义仓捐赠、义集、义坊、一勺米、一个观众的剧场等组成的一个项目体系,旨在推动社区互助。

“一勺米”如何变成了一个参与式社区互助体系?爱有戏主任刘飞讲述了一段“小历史”:

2011年3月,爱有戏社工在成都水井坊社区走访,发现这里有一些困难群体。彼时,他们就在思考如何帮助他们。

靠捐赠也非长久之计。这年5月,爱有戏发现江西吉安有个民间组织“青原色”发起了现代义仓探索,细致了解以后,刘飞认为义仓这种社区居民平时小额捐赠和帮扶的形式,非常适合解决这类社区难题。于是,在原有基础上,爱有戏进行了改造,并针对社区治理做了研发迭代。

同年,爱有戏开始在成都推行现代义仓,发起身边的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通过长期的小额实物捐赠入义仓,帮助身边的困难家庭,并且加入“时间捐赠”,动员包括受助家庭在内的本地居民成为居住小区的志愿者,共同服务社区,实现社区的自我改善和自觉成长。


从形式来看,社区中最简单的义仓就是一个爱心仓库,接收定期、非现金的小额捐赠,包括旧物资、食品、洗化品和“时间”。接受物资捐赠的家庭,也可通过“时间捐赠”成为爱心家庭,所以,爱心家庭和受助家庭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


义仓建立起来不久后,爱有戏的社工发现,有时人们捐赠的物资汇聚多了,超出了本社区的需求,于是他们研发了“义集”,动员人们将闲置的物资在义集上义卖出去,变成现金,再购买社区需要的物资捐入义仓派发。社区的居民依托义仓捐赠“时间”而成为志愿者,接受社工的培训后,开始自主地举办社区内公益活动。


义仓深入社区后,志愿者和社工不断发现问题,于是就不断研发新的子项目,逐渐成长为一个规范化的系统。比如,为降低参与门槛,志愿者动员小孩参与“邻居捐赠一勺米、社区分享百家粥”活动,以此来消除人与人之间因缺乏交流而产生的冷漠。再如,社区志愿者派发物资时,发现有很多空巢老人,在独居之下陷入孤独、抑郁。由此,爱有戏研发了“一个观众的剧场”这样的入户交流项目,通过为老人带去文化表演、心灵陪伴,全面回应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


图片

▲小朋友们向陌生邻居募集百家米


新的文化,新的改变


“义仓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种文化。”刘飞说,相比于纯粹政府组织的社会救助,“现代义仓”参与式社区互助体系不仅形成了社区互助资源,更重要的是有效动员了社区成员的公益参与,人们在参与互助过程中建立起信任、友好、尊重与爱心,构成了社区网络,以此提高社区韧性。

在这样的体系之下,一些改变,也正在悄然发生。爱有戏副主任杜灿灿给记者分享了一个变化:

十年前,很多人都没有社区的概念,不懂社会工作者是干什么的,也难以相信会有一群人无理由地对他好。因此,当志愿者手持A4纸进行调研时,常会遭到拒绝,或被一些激烈的语言劝退,甚至出现被“轰”出来的情况。十年后,当社会工作者再次走进居民家中,居民们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他们会友好地和我们打招呼,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甚至和我们成为朋友。”

一个细节令她记忆犹新:她在一个项目上工作了一年左右,当地居民已和他们打成一片。每当办公室深夜十一二点灯还亮着时,就会有居民主动来送吃的。

“刚开始时,社工通过一系列干预,协助居民构建起关系,形成真正的牵挂。同时,我们也以专业方法挖掘、整合志愿力量,培育社区内生动力。等到邻里关系和社区志愿队伍构建成熟以后,社工就会撤出,以此来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杜灿灿说,这一模式下,社区也涌现出大量典型人物。比如,爱有戏曾为一个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居民服务,刚接触时对方35岁,一直靠政府救助生活,“非常自卑,不愿与外界多接触交流”。后来,在社工干预下,他勇敢地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还时常在社区组织分享会,将自己总结的对抗疾病的经验分享给病友。在参加过多场由爱有戏组织的志愿服务培训后,现在,他成了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

还有一位84岁的老党员,从2011年加入义仓做志愿者开始,每次他去派发物资回来都会写一篇日志,10年下来,已积累了厚厚几本。让人感动的是,日志上面没有一处涂改,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有涂改就会重新抄一遍”。


作为一种公益创新探索
这项经验也被推广至全国各地:
截至目前,义仓已推广到全国98个城市
服务约2800个社区
参与人数超300万


市民观察员杨一帆:
“一粒粒独立的米,汇聚交融后变成浓稠的共享的粥”

“现代都市生活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变得高度‘原子化’,十年近邻不相识并不稀奇,邻里如亲才是新鲜事。正因如此,在社区找到归属感,在社区建立真实可感的社会连接,更显珍贵。”在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市民观察员杨一帆看来,超大城市下的社区治理,重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是关键。但,在重新找回人际社会连接的过程中,如果公共力量介入太强,或减少个人的弹性空间,这就带来了两难的境地。

因此,“一勺米”背后,实则是通过社会组织的力量,来唤醒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互动,通过社会活动让社区居民产生对话交流的意愿,意见在交汇中碰撞,在碰撞中形成共识,逐渐建立信任基础和情感连接,形成社区共同体新机制。居民在持续的交流互动中,产生一种认同感和获得感,进而,激发对社区的保护、改造、升级、更新的共同愿望。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从一粒粒独立的米,汇聚交融后变成浓稠的共享的粥。



“有效激发居民的主体意识,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他观察到,不止“一勺米”,在成都,青羊区清波社区的互助家庭积分制、武侯区的信托制物业服务管理模式,以及儿童友好和老年友好社区建设等,其内在逻辑,都是通过调动全体市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让社区治理更加走心、更有效率、更可持续。

除了激发居民的主体性,从体制机制上,过去几年,通过改善基层治理结构、推进社会建设,成都把各级尤其是街道、乡镇等基层的力量动员起来,通过干部下沉的方式缓解了基层治理干部不足的问题,又通过“微网格”实化和智慧技术应用初步解决了如何有效连接老百姓的节点问题。在他看来,这是一条符合新时代特征的道路。

“过去十年,成都以系统性改革创新之态,通过自上而下的还权赋能与自下而上的民主参与有机结合,实现政府与社会双向建构的有效衔接,让本地人和外来人都有了归属感,让每个独立个体变成被社会需要的一份子。市民个体的价值,在人群关系中,在数据连接中,在社会团结中得到更好的彰显。”他认为,这正是新时代成都城市向心力和烟火气的新体现、新表达。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发布”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  | 彭祥萍
摄影记者 陶轲
成都发布编辑|大橘



平台动画 产品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