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0-04-20 南都观察家 进监狱之后,他们的子女怎么办?
作者:刘宇丹
全文5000余字,读完约需10分钟
这些孩子多为事实孤儿,父亲服刑后,母亲离异或者离家出走,孩子跟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生活。他们多生活在农村,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当中有60%以上的孩子没有出生证明。
“我们做的事情也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关注,希望为其提供相关数据。”林敏明说,“如果能把我们的模式复制推广到其他省份,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孩子受益。在降低我国犯罪率上,这也将是一个巨大的前进。”
你听说过“罪犯的小孩”吗?一些孩子出生在服刑人员的家庭里,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有效的照顾和社会救助。
去年11月9日,福州天气仍似夏天,但风里也透着一丝丝凉意。我跟随红苹果公益创始人林敏明以及另外三位志愿者,去拜访福州市的服刑人员家庭和他们的孩子——这是发生在11岁的小炜和林敏明之间的对话。小炜出生不久,爸爸就因贩毒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妈妈对家里称外出打工,到现在也没有回来。小炜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依靠叔叔的接济。林敏明是福建省司法警察训练总队的教官,负责司法系统民警的培训,也是福建省教育援助协会的创始人。协会有个被外界熟知的名字——红苹果公益,专注给服刑人员等特殊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提供教育、心理、法律等层面的帮助。▲ 2019年5月,37名服刑人员的子女及亲人从福建各地辗转至一处监狱,走进高墙,和服刑人员一起参加由福建省教育援助协会举办的“穿墙引线唤醒爱”亲情拓展营。 © 福建省教育援助协会
小炜家在福州市连江县的一个临海小镇,七口人住在四层楼的房子里。室内有些昏暗,小板凳随可见。“房子才盖到第二层的时候,儿子就进监狱了。”小炜奶奶说。穿过厨房来到客厅,小炜正带着表弟在客厅外的空地玩耍。在奶奶招呼下,小炜一声不吭地走进客厅打开电视,找个小板凳靠墙坐下,也不说话,眼睛一直看着电视里的游戏录像。奶奶说,小炜不爱说话,也不爱出去玩,只喜欢待在家里看电视或者玩手机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为此,奶奶不得已把手机上了密码锁,“如果他妈妈在身边我就不管这些事情了,一个一个都走了,只能我一个人带他。”无论聊到学习还是去夏令营,包括爸爸的事情,小炜的眼睛始终没有从电视屏幕移开。问题总是要问两遍才能听到他的回答,经常聊到一半就陷入沉默。只有谈到游戏,小炜的面部才有变化,林敏明问,“打到什么段位啦?”小炜笑着说:“叔叔不让我打段位。”在奶奶眼里,小炜很“笨”,有一年班里组织补习,老师说他没补习考50分,补习了还是只考50分。“连香蕉都不会剥,还不如他弟弟会用嘴咬。都六年级了,真是急死我了!”小炜也很少和家里人沟通,有时候奶奶唠叨几句,他也不回话。嘴巴撅得老高,爬上楼躲起来自己生闷气。奶奶红着眼睛说,小炜小时候和她说过,“奶奶,你就是我妈妈了,从小都是你带我。”“小炜也有自己的优点,我刚刚看他带着弟弟,很耐心。成绩问题先放一放,我们之后会请专门心理疏导老师来陪小炜聊一聊,对小炜成长会有帮助。”林敏明说。之前,小炜参加过协会组织的亲情拓展营。我第一次参加红苹果公益的活动是2019年的暑期,在福建永安开展的为期四天的“穿墙引线”亲情拓展营,做志愿者。这是拓展营的第18期活动了,一共有18个贫困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和监护人参加,这些孩子的父亲目前都是永安监狱的服刑人员。所谓“穿墙引线”活动,是通过这个活动,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穿过”监狱的高墙,与正在服刑的父母亲见面,开展亲情帮教活动。感受亲情温暖,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也能促进服刑人员积极改造。那四天,我接触到许多服刑人员的子女,看到不同性格的孩子在老师、家长和志愿者的陪同下慢慢打开心扉,变得更懂事,更理解家人。11岁的小聪家住福清市东北边的一个小镇,和70岁的奶奶相依为命。父亲在小聪2岁的时候因罪入狱,母亲不久便离家,改嫁他人。奶奶靠卖海蛎抚养他,供他上学。最近几年,奶奶腿脚不太方便,不能走很远的路,海蛎生意渐渐搁置,每个月靠几百元的补助生活。小聪成绩不是很理想,奶奶说经常考零分。小聪家参与了红苹果公益的帮扶计划,其中包括经济帮扶(一年2000元)、入户陪伴(一年两次)、梦想礼盒(一年一次)、亲职教育(线上五次)、“穿墙引线”(一年一次)。8月10日下午,奶奶带着孙子从福清坐动车赶到永安,参加“穿墙引线”。在酒店的签到处,奶奶用一双布满老年斑的手,拿出2018年参加活动的胸牌,不断说着感谢的话。奶奶不知道如何表达感谢,她给志愿者们下跪,在场的志愿者也忍不住落下眼泪。▲ 来到活动现场,奶奶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去年参加拓展营的活动挂牌。 © 福建省教育援助协会“小妹,这个小孩子很调皮,就是不听话爱玩手机。家里条件也不好,但他从小都不挑,有什么吃什么。你们这些天的零食他从没吃过。这几天的伙食比过年还要好……”奶奶口中的小聪,刚见面时的确如她所说:调皮、爱动。排在整齐的队伍中做小动作,坐在椅子上听课的时候东张西望,在全体小孩合唱时自己扮鬼脸。虽然“皮”,但小聪也很孝顺。据去年结伴的志愿者说,小聪今年比去年懂事多了,在人群中会主动搀扶奶奶。“小妹,你说福利院怎么样,我现在身体也不好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死了,他爸爸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我要是不在了,你们有没有办法把他送到福利院去养,等他爸爸回来……”活动期间,奶奶追着问志愿者罗慧娟。8月13日这天,红苹果公益为小聪的奶奶在永安监狱安排了一个特别的生日,正在服刑的儿子亲手切蛋糕,并喂给母亲吃。小聪也学着爸爸切一块蛋糕喂给奶奶。奶奶的双眼都哭肿了,不停地说着感谢。活动当天有一个环节,是让每个家庭一起画一幅画。小聪在纸上画了一幢高楼,旁边停着一辆小轿车。爸爸提起笔在旁边写到:“万丈高楼平地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说这是看到儿子的画,想要送给他寄语。小聪之前还画了一张全家福,有爸爸妈妈和自己却没有奶奶,爸爸拿笔在小聪旁边画上了奶奶。他拿着笔真挚地说:“希望我妈妈身体能健健康康的,这些年让她受苦了,一个人把孩子养大,我一定会好好改造。出来之后一定会给他们一个幸福的家!”
▲ 小聪的爸爸在小聪的全家福上补上一个奶奶。 © 福建省教育援助协会在亲情拓展营里,我几乎每天都能收获感动,性格孤僻的孩子渐渐开朗起来,沉默不语的孩子开始和妈妈倾吐心声,那是最简单,最美好的感情。孩子保护自己的躯壳逐渐被打开,在内心深处,他们是极为渴望得到关心,极为渴望被重视的。小熹是个小胖子,平时话也不多,安安静静地涂着画作。在8月12日的永安拓展营心灵课程中,可能是老师的引导触动了他的某根神经,一向不爱和家人沟通的小熹,一下扑在妈妈怀里痛哭起来,嘴里不断重复着,“我想爸爸了……”小熹的妈妈抹着眼泪说:“小孩之前从没和我说过这么多的话,今天是他第一次在我面前哭,第一次和我说想他爸了。”8月13日进监的亲情见面会上,当服刑中的父亲被请到舞台上时,才到爸爸腰处的小熹把头埋在爸爸怀里,紧紧地抱着爸爸,说什么也不愿意松开。一同参与拓展营的小婷和小艳是两姐妹,来自四川,爸爸在她们四五岁的时候就入狱了,妈妈在厦门打工,姐妹两在老家念书。十年过去了,姐姐准备中考,妹妹也将进入初三,她们最大的心愿就是爸爸能够早日出来一家人团聚。虽然这个家庭的结合还没有领取结婚证,但是在丈夫入狱后,妻子并没有抛下孩子离开。录制进监播放的视频时,妻子面对镜头坚定地说:“等你出来,我想做你最美的新娘!老公我爱你!”监狱的大门那么高那么硬,进监要进三道门:站在指定的白点上排好队,第一道门收身份证,第二道门整队清点人数,第三道门进监狱。高高的围墙,密密麻麻的电网,统一样式的房子……甚至低矮的草坪也会给人一种极强的压抑感。在进监的亲情会见活动中,民警先后带领服刑人员亲属、子女和志愿者走进服刑人员的生活和教育、医疗现场,以及实训基地等区域。在生活区,被子叠得方方正正的,水壶排列整齐,水池干净。一个小朋友问身旁的妈妈:“这就是爸爸住的地方吗?”妈妈红着眼睛点点头。“多年未见,今天是第一次真正了解他在里面是如何生活的。”一位家属说。第一次看到服刑人员的时候,我有些惊讶,他们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甚至感受不到一丝情感。在交流会前,大家一起观看进监前的活动录像和家人对服刑人员的留言。这时,我看到爸爸们微微上扬的嘴角,看到轻轻擦拭眼眶,还看到了一位爸爸慢慢低下了头……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和父亲团聚的一瞬间,都表现得无比高兴和激动。“爸爸,今天我们一家人团圆啦!”一个小朋友一边飞扑向爸爸的怀抱,一边哽咽地呼喊着……这位爸爸哽咽着说,孩子刚出生他就来到监狱服刑,他特别珍惜这一次难得的团聚。他对孩子说:“爸爸犯了错,让你们受苦了。我一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减刑回家,给你们幸福完整的家。”久别重逢的一家三口在会场紧紧相拥……见到爸爸后,小婷和小艳说:“爸爸,希望你能早点回来,把欠妈妈的婚礼给她补上。”两姐妹的妈妈林女士说:“我没有别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她爸能早点出来,不要再犯错,一家人简单快乐地生活。”▲ 一位服刑人员子女写给父亲的信:“爸爸,我6月9日要上电视了,服装是白色的衣服,黑色的裤子,黑色的鞋子,红色的领结,黑色的背带。我希望你能看见我上电视了,为我骄傲,我站在第二排。” © 福建省教育援助协会
“这次参加亲情帮教的服刑人员18户家庭中,普遍存在着夫妻离异、小孩无人照顾抚养、子女严重叛逆、母子父子关系长期不睦、子女无户口等实际困难。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了服刑人员安心改造,另外一方面直接关系到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的健康成长。”永安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陈祥义说。“为什么要帮这些孩子?”这是林敏明经常会被问及的一个问题。此前,他做的公益主要是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助学,“虽然穷,但是这些孩子脸上都乐呵呵,充满了阳光和希望。”而接触到的服刑人员子女,则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十个孩子,八个苦瓜脸。”林敏明说,除了生活条件的贫困,往往还承受着亲情的匮乏、教育的贫瘠和社会的歧视等诸多问题。司法部2005年的一个调研数据让林敏明至今难忘:当时全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总数超过60万,其中九成以上没有得到过任何形式的社会救助。这种环境下,这些孩子大多都脆弱而敏感,对于陌生人都保持着警惕和防备。他们常常要面对来自同学、邻居、朋友的歧视和嘲笑,在仇恨、嫉妒和失落中成长起来,未来也更容易走上歧路,演变成“二代犯罪”。“对于本不该承受这些冷姿态的孩子来说,他们是无辜的,是受害者,社会需要对他们有所关心和支持。”林敏明觉得必须得做点什么。2014年6月,福建省教育援助协会——“红苹果公益”在福建省民政厅正式注册。截止目前,协会已在全省11所监狱开展18期“穿墙引线”亲情会见帮教活动,帮助省内外314个服刑人员困难家庭966人实现亲情帮教,成功帮助监狱成功转化顽危犯、重点服刑人员15人。在入户探访中,协会还发现不少服刑人员子女是“黑户”。根据前期调研,福建省内家庭贫困(指人均年收入低于6000元/年)的服刑人员子女中,10%的孩子没有户口。这些孩子多为事实孤儿,父亲服刑后,母亲离异或者离家出走,孩子跟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生活。他们多生活在农村,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当中有60%以上的孩子没有出生证明。有的是因为父母在羁押过程还未来得及申报,有的因为超生多胎。服刑人员子女的落户,比一般家庭程序上要更加繁琐。比如,亲缘关系的确定,需要和监狱沟通,到监狱内抽血,再亲子鉴定。而鉴定又需要一笔费用,一些困难家庭承担不起,索性直接放弃了落户。福建闽南一户服刑人员家庭的老人,因为对程序不熟悉、政策不了解,跑了12次户籍管理部门,还是没能解决孩子的户口问题。最后,在红苹果公益的法律援助组和媒体记者协助下才得以解决。红苹果公益成立至今,已成功帮助近百名孩子解决了“黑户”问题。协会成立至今帮扶援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达到11013人次,范围覆盖全国28个省份。协调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解决就学18人,争取困难补助28人、困境儿童大病医保262人,挽救辍学儿童35人,长期帮扶的2123个孩子无一人辍学,接受帮扶的200多名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未出现再犯罪行为。2018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提交了一份关于对服刑人员子女开展帮扶的提案,文中还专门提到了红苹果公益。“我们做的事情也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关注,希望为其提供相关数据。”林敏明说,“如果能把我们的模式复制推广到其他省份,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孩子受益。在降低我国犯罪率上,这也将是一个巨大的前进。”▲ 一位服刑人员在参加活动之后写道:“虽家人没有怪我犯下的错,但我知道家人们因为我所犯下的错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活动中家人不断的鼓励我努力改造,期盼我早日回到他们身边。” © 福建省教育援助协会
“像红苹果公益这样的组织,每一场亲情拓展,每一次的入户探访,应该都是以痛苦为底色开始绘制一幅希望的画。这个底色太厚重了,所以在这种痛苦之上的所有色彩也需要更多的爱、理解、关心、力量,不断地往上叠加,才能离太阳更近一些。”志愿者蒋小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