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公益组织,当你发现受益对象的需求已经超出了组织自身的供给,你会怎么做?无视、放弃、自己开发新项目、还是引进别的项目?
通过组织大量公益实践活动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公益小天使”选择的是联动合作,这既回应了项目受益对象的不同需求,也帮助不同的公益伙伴扩展了项目实施的地域范围。两年下来,“公益小天使”合作伙伴的数量和影响力都迅速增长,甚至在一些地区推动了政策改善。
这与“公益小天使”坚持规模化紧密相关,规模化发展中,机构在落地区县、落地合作伙伴、直接受益对象上均实现成倍增长。但随着项目落地范围和项目深度的扩大,项目内容也面临无法满足当地孩子更多样化需求的困难。
“公益小天使”网络开始调整项目模式,逐渐从一个公益产品网络蜕变成全国性的议题型枢纽组织,真正实现从“我”到“我们”的转变。
好公益平台秘书处黄庆委认为,议题型枢纽可构建更广泛的集合影响力,从广度和系统性上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实现1+1>2,也可帮助项目方集中资源,提高公益效率。
规模化两年关键数据翻倍 并及时调整模式
两年前,“公益小天使”便已走出发源地杭州市,走进了全国一百多个区县,受益学生达十万名。
彼时,“公益小天使”针对青少年核心素养不足的问题,通过组织不同的公益实践活动,围绕环保、文化、关爱、健康等主题,让青少年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获得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欢迎。
但全国多达3300多万家长有加强孩子核心素养的需求。“公益小天使”负责人郑壹零认为,规模化的步子还要迈得再大一点。
“你丢我捡"/环保公益小天使
可机构的诸多条件尚不成熟。
“公益小天使”早期主要通过华夏公益伙伴圈来拓展,“但华夏公益伙伴大多是志愿者组织,在为小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专业服务上,并不占优势。”郑壹零说。
合作伙伴的配合度和工作人员的归属感问题也让人头疼。“公益小天使”当时主要在杭州运行,合作模式还在探索阶段,成长及激励制度等尚未完善;而“公益小天使”的工作人员对项目的归属感并不高,这也影响了行政效率。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郑壹零能想到的是培训、招人。
但资金是个问题。郑壹零是项目发起方杭州沃德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的发起人之一,尽管沃德愿意分享自己的成果与经验,但并不希望为新目标承担额外的行政费。
此时,好公益平台(以下简称“好公益平台”)的出现,解了郑壹零的燃眉之急。
2016年11月,好公益平台成立,通过遴选认证、能力建设、传播推广、筹资服务、经验总结、培育支持系统六大功能模块,促进优质公益产品的规模化,高效、精准、大规模地解决社会问题。截至2018年10月底,好公益平台共累计上架了53个公益产品,规模化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引起行业关注。
“公益小天使”是首批加入好公益平台的优质公益产品。郑壹零观察到,好公益平台上的伙伴大多是有专职人员、更加专业的社工机构,并且都在进行规模化探索,彼此的交流让他受益良多。
在好公益平台的支持下,公益小天使注册了代表全国公益小天使的华善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拥有了专职秘书处,“可以为更多伙伴提供系统、优质的服务,大大提高了各地伙伴的执行能力,也解决了工作人员的归属感问题。”
关爱公交车司机/关爱公益小天使
为了激励合作伙伴和负责人,“公益小天使”将各地合作团队分为观察员、会员、理事、常务理事四个级别,并采用逐级培训模式,将项目执行人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以及项目培训导师四个层级,每个层级要经过考试,培训导师经过严格筛选。这就逐渐形成以成熟型教初创型、更低成本、更符合实际的专业化路径。
郑壹零认为,规模化的核心要素是培养该领域人才,是从“我”到“我们”的思维方式的改变,不是自己从帮扶几个人到帮扶成千上万个人。
经过一系列“改造”和资源、渠道的对接,截至2018年10月底,公益小天使落地区县数量已经从168个上升到350个,占全国市县区总数的11.18%,直接受益对象人数从10万涨到73万名儿童,项目也进入西部很多欠发达地区。
但很快遇到新的问题。郑壹零表示:“我们原有课程设计与活动以及新开发速度出现了跟不上需求的状况,比如当地伙伴发现存在孩子过度喝饮料和吃各种小零食的问题;缺少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及对老人的尊重;安全意识淡薄等,我们的项目本身无法解决这些需求。”
再三权衡后,郑壹零选择开放中国公益小天使网络,招募更多专业项目伙伴一起合作,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关爱老人/关爱公益小天使
议题型枢纽构建集合影响力 实现1+1>2
借助好公益平台的资源,“公益小天使”成功引进了杭州的“啄木鸟食品安全大篷车”项目,这个项目帮助孩子们了解碳酸饮料和各类五彩缤纷的小零食的制作过程,减少孩子们吃零食的不良行为;引入“爷爷奶奶一堂课”,让孩子从老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文化的根;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常发生的儿童拐卖、校园暴力、灾害及安全等问题,还引入了“儿童安全五防课程”。
“儿童安全五防课程”负责人孙彦萍认为,“公益小天使”与“五防课程”的部分理念是相似的,服务对象是一致的,且合作机构此前已接受过“公益小天使”的系统培训,大大降低了五防课程引入及人员对接上的成本。
合作也是互利的。据“爷爷奶奶一堂课”负责人贺永强介绍,到目前为止,“公益小天使”伙伴中有42个机构在开展“爷爷奶奶一堂课”,而“爷爷奶娘一堂课”的伙伴中开展“公益小天使”的机构也有16家。
为了推广这种合作模式,郑壹零在每年的年度培训课程中,会单独拿出四分之一时间开辟项目合作宣讲课堂。目前促成的合作里,大部分来自好公益平台上的优质公益产品,也有平台外的项目对接过来。
郑壹零认为,合作中最关键的问题,一是项目是否存在差异化发展,二是项目之间的匹配度。只有两个都达成才能形成共享价值。“‘爷爷奶奶一堂课’和‘儿童安全五防课程’非常符合我们校社联动伙伴与西部地区伙伴的需求,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他说。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年间,“爷爷奶奶一堂课”增加了40多个合作伙伴,“五防课程”更是超过了50多个。目前,“公益小天使”新达成的合作名单不断增多,包括“啄木鸟食品安全大篷车”、南关厢素食馆、无痕环境公益课堂、笨爸爸工房等。
合作的规模化效应还起到了政策推动作用。
2018年4月16日,公益小天使携手好公益平台上的产品“啄木鸟食品安全大篷车”联合开展了食品安全大篷车校园万里行活动,总共跨越10个省,行程上万公里。由于规模化效应和好公益平台共建方新华公益的支持,活动引起各主流媒体的关注,两天之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始下文整治校园周边垃圾食品。
食品安全大篷车校园万里行启动仪式
好公益平台秘书处代表、南都公益基金会助理秘书长黄庆委将“公益小天使”定位为议题型枢纽机构,和地方性枢纽机构不一样的是,“它通常是围绕某个议题形成的社会组织网络。议题的受益对象的需求往往是多元的,所以需要更多的解决方案供应方共同参与。而同时对于解决方案供应方来说,也能够在更多的地区开展项目,从而在议题深度和服务地区的广度双重角度对针对的社会问题进行回应,事实上发挥了枢纽功能。”黄庆委说。
他认为,这种合作模式更有助于议题网络功能的充分发挥,从广度和系统性上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构建集合影响力,实现1+1>2的效果。对于单个的、有意愿大规模推广的项目而言,也可以极大地降低推广和渠道的成本,集中有限的资源办好自己擅长的事情,提高效率。
公益供给满足后 专业联动将成行业趋势
充分发挥议题型枢纽机构的作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郑壹零判断,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公益供给将进一步得到满足,“重复捐赠、浪费慈善资源、无效公益等问题将逐渐显现,基于专业领域的合作与联动将成为公益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郑壹零理想中的枢纽机构是,不但能根据当地社会组织、公众、社区、学校、政府等不同需求提供相应服务,还能引导、整合各种专业资源一起参与社会服务,“当任何一方都离不开你的服务时,你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枢纽机构。”
百城千校爱眼护眼行出征仪式
要做到这一点,得先想办法打破过去单打独斗、安于舒适的现状,让大家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这也正是好公益平台在做的事。黄庆委认为,在议题型枢纽机构和优质公益产品的品牌创建机构之间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可以让彼此有更多的了解,快速建立信任。“平台方会通过及时发现各方的优势,进行研判和增加交流机会,主动撮合。”他认为,这种基于议题性上的合作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好公益平台的关键作用就是先通过专业化发展,最终能够形成有序、有效模块化运作。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产品组合给予一站式、一条龙服务,”郑壹零说,公益小天使目前也想开始尝试落地某个学校、某个社区、某个示范点,组合产品进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精准地为不同的项目寻找目标人群,继而提高公益救助的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黄庆委表示,目前与平台签约的议题型枢纽机构只有2家,事实上发挥作用的已经有4家,“越来越多的公益伙伴正在从产品网络向议题网络转变,比如好公益平台上的优质公益产品——义仓,已经转变为邻里互助的议题网络,他们都有潜力成为议题型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