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亲子园:规模化是与你选择的伙伴共同前行
精选文章
2024-04-19

写在前面:


本文为好公益平台伙伴“活力未来”执行总监侯蔚霞在“影响力规模化伙伴分享会”上的发言。自从2018年“活力亲子园”项目开始探索规模化以来,摆在团队面前的难题可谓一个接一个。侯蔚霞围绕项目为什么要规模化、选择什么样的落地伙伴、如何找到伙伴等关键问题分享了“活力未来”团队的经验,同时就规模化中如何为落地伙伴提供支持分享了思考和见解。



01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活力亲子园”项目的规模化之路。活力未来亲子园项目(简称“活力亲子园”)是我们上海闵行区活力社区服务中心唯一的项目,也是得到好公益平台支持的项目。我们从2018年开始尝试做规模化复制,2019年加入好公益平台。接下来,我把这个项目的规模化过程、我们的思考和好公益平台给予我们的支持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儿童早期发展?
因为一个人脑神经发育、心理机制的建立都是在生命的早期,生命最初的1000天是非常宝贵的。研究表明,人大脑神经元的连接突触到了成人阶段,其实已经经过了一些修剪。而在2到3岁的时候是最发达的,这是大脑发育最快、最密集的阶段,也是我们开始认识自我、构建与他人的关系、形成各种应对策略和养成习惯的阶段。我们的很多心理机制、思维方式,都是在这个阶段打下的基础。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提出的人力资本回报规律,也就是“赫克曼曲线”,揭示了针对早期阶段的投入(特别是弱势阶层后代)将对个体、家庭以及社会产生巨大收益,即假定每个年龄段实施同样的投资,“在其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早期人力资本的回报率始终高于晚期”。


图片

孩子和家长在亲子园里阅读


如果早期发展对每个孩子都很重要,“活力亲子园”又为什么选择面向流动、留守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呢?
这是因为相对而言,中高收入家庭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有更好的认知,购买商业服务以及自身为儿童提供优质早期发展支持(回应式的照护)的能力也更强一些。但中低收入家庭获取商业资源的能力要差很多,低收入家庭不仅几乎没有商业支持,其家庭本身在教育意识,尤其是对早期发展的意识上更需要支持。
02


现在我们重新回到“活力亲子园”要解决的流动、留守儿童面临的早期发展机会缺失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看护或早期发展机会,儿童可能会出现发育迟缓、滞后的问题,包括后期一些心理疾病、长期疾病的形成,可能都与早期阶段有关。这个问题的发生与照养人缺乏科学的育儿观念、知识和技能有关,因为这些家庭在早期发展方面没有得到相应的支持。


“活力亲子园”把这个社会问题分成了两个部分,也是项目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要解决单个的婴幼儿照养人没有获得早期发展相关支持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照养人缺乏获得早期教育支持的意愿,另一方面是缺少购买相关服务的能力。我们概括地说,照养人对早期发展的认知、可支配的时间和可支配的资金都有欠缺。
从2011年起,“活力亲子园”在城市流动人口社区为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早期亲子教育服务。我们探索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这些家庭容易获得早期发展服务,并愿意持续参与进来,真正被赋能。我们希望不仅改变照养人的观念、技能、教育方式和方法,还可以让照养人自身真正发生改变,从被服务者成为这个项目的服务者,让项目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在过去几年中,围绕这个目标,我们一步一步地完善、迭代活动方案,对项目做评估,并形成了结构化的课程、活动方案、环境创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等,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活力亲子园单个项目点的服务模式。
“活力亲子园”的项目点,不论是在城市的流动人口社区,还是在乡镇的留守儿童聚居区域,都有一个自由活动空间,在这里开设家长和孩子都容易参与的亲子活动。活动的设置一定是亲子共同参与的,因为我们要影响照养人,要帮助他们与孩子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为这些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同时,我们要去帮助家长增长育儿知识,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改变他们的育儿行为,甚至帮助他们获得相关的技能培训实践和反馈,从而让他们从受益人成为亲子服务的提供者。这并不是不可能的——我们机构有50%左右的同事都是从受益人成长起来的。
图片
第二阶段,回应当前整个社会普遍缺少早期教育机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尝试扩大服务供给——也就是规模化推广的问题。根据活力亲子园自身的特点,我们选择联合其他机构或个人一起来做,以解决我们自身资源调动能力的局限。所以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找到他们,如何与他们合作,解决早期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最终完成活力未来的使命——让更多流动、留守儿童及其家庭享有持续获得早期亲子教育的机会。其实我们常常还会在这句话的后边再加上一句话:“发生真实改变”。活力亲子园项目的定位是流动、留守儿童早期亲子教育公益服务领域的播种者和培育者,这就决定了我们规模化的路径。
03


如果你要解决的是一个特别大的社会问题,我认为是需要走规模化道路的,这样才能让我们真正朝着自己的愿景、使命的方向前进。活力亲子园的规模化就是为了回应刚刚所说的第二阶段的问题,即联合那些愿意为0到3岁流动、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早期亲子教育服务的伙伴,包括幼儿园、社工机构、图书馆等组织,为他们提供培训、督导以及项目配套的资金、物资支持,让他们能够在当地开展同类服务。


大多数公益伙伴都是从“自己做”开始的,因此当我们探索项目规模化时,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项目点要不要保留?活力亲子园是保留了自营项目点的。因为我们需要一个项目的持续实验和展示示范的中心做形象展示,接待来访,总结落地执行的经验。同时,在团队内部做测试课程、活动和人才培养的方案,得到更加直接、快速、高效且真实的反馈,这也需要一个自营项目点。
明确了单个项目点是怎样的,要提供什么服务,也就是明确了和伙伴们合作的内容之后,我们就要思考在规模化复制的过程中,能给伙伴怎样的支持。我们可以把包括伙伴在地要开展的结构化服务(产品)在内的完整的支持体系,称为规模化项目的产品或服务。活力亲子园项目提供的支持包括运营支持、课程研发、人才培养和监测评估方面的持续跟进。
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项目在落地执行过程中的特点,分析落地伙伴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支持,尽可能多地列出来,然后搞清楚哪些我们自己做,哪些请外部第三方做。比如我们的课程大部分是请外部的专业老师研发的,监测评估依托IT系统的持续开发去完成。所以,你到底要做什么支持,要先想清楚,不一定都是自己亲自做。另外如果需要外部支持,外部资源是否可持续,能不能支持你的项目一直做下去,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个经验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得算清楚做这些支持要有多少投入,以及需要给伙伴相应的运营支持的成本。因为大部分产品或服务都不是一次安装就能永久使用的,特别是服务“人”的公益项目,需要在地伙伴的持续跟进、执行和调整。如果忽略了这部分成本投入,只考虑直接把某些东西给到合作伙伴去做就行了,伙伴可能第一年很感兴趣,但是发现持续运营的成本并不在计划当中,第二年因为缺少资金就做不下去了,第三年就彻底不做了,我们的规模化就要面临巨大的挑战。所以重点是一定要先把需要的工作尽可能多地列出来,想清楚哪些自己做,成本到底有多少?
清楚到底做什么支持了,也知道怎么做,下面就是到底选谁成为我们的伙伴去做规模化,以及是直营还是合作的方式?关于这一点,机构前期多做一些沟通,团队内部达成一致非常重要。


图片

孩子和父母一起参加亲子园活动


在“活力亲子园”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请外部的专业机构协作,生成了一个可以真正落地的评审表,内部沟通讨论共同创建的时间长达半年。在选择落地伙伴上,我们最后一致认为要选择有态度、有计划、有基础的伙伴。这个筛选标准从2019年生成,到现在一直使用着,期间不断迭代和改进。每个月我们会有评审会,评审会前对入选多少家伙伴没有预期,完全严格按照评审标准,不被规模化的数量指标牵着走。因此标准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接下来是找到落地伙伴,渠道就是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了。活力亲子园2019年加入好公益平台,通过好公益平台枢纽机构开展的路演活动,也有自媒体的传播和伙伴介绍,即使中间有三年是疫情时期,好公益平台的支持让我们在渠道推广上触达的伙伴从2019年的50家左右迅速增长到2022年的1000多家
“活力亲子园”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遵循尊重伙伴和陪伴式的交流、互助的原则,逐渐形成了伙伴互助网络。现在,我们带领出的伙伴已在各地介绍项目、传播项目、参加创投比赛、提供观摩机会等等。他们在调动当地的政府资源、自筹运营资金等方面付出许多努力,也链接了许多在本地开展亲子服务的社会组织伙伴来申请“活力亲子园”项目。好公益平台带我们“起飞”后,现在我们不需要到处去做路演,已经能在平流层稳定持续地“飞翔”了。
伙伴们携手让亲子园项目在全国各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享受早期发展服务,为他们的生命涂上了一层有活力的底色。
除了宝贵的渠道资源外,好公益平台还可以提供包括资金、能力支持、专业技术资源、经验总结和传播等方面的支持,所有这些支持活力亲子园都享受到了,所以平台对机构是全方位的支持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我特别推荐大家一定要“用好”好公益平台,省钱又省力。省钱是因为好公益平台给了很多补贴,我们只要出一半甚至更少的钱就可以参与能力建设和培训等活动;省力是因为一些专业的主题培训,平台会前期替伙伴做筛选,所以又节省了我们的一些精力。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活力亲子园”项目已经累计和147个机构合作,和全国196个项目点合作开展过服务,到现在也还有100多个项目点在持续开展服务,培养了1000多名的亲子活动老师,累计服务了超过10万名0-3岁流动、留守幼儿及家长,这些数据还在持续增长中。
最后祝愿大家在好公益平台的支持下,规模化的道路越走越宽。



平台动画 产品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