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益平台优质公益产品、由自然教育组织“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四叶草堂”)发起的“社区花园网络”创造了一个大家共同劳作、共同讨论的公共场景,将自上而下的政府改造和自下而上的社区参与融合在一起,通过“自上而下”建立与政府和社区的合作,获得公共空间改造的合理合法权利,以及与政府探讨公共空间提案的路径;通过“自下而上”培养居民参与公共空间和公共议题讨论,支持公众在丰富实践场景下成为自发行动的实践者。
2023年11月11日-12日,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四叶草堂协办的“重建附近”第三届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国际研讨会大会论坛在同济大学开幕。论坛上,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于海老师做了题为“重建附近就是重建社会”的主旨分享, 下文是分享记录的整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四叶草堂”,有删改。
重建附近就是重建社会
于海
01 社区花园的三大价值
我第一次参加刘悦来(四叶草堂的创始人之一)老师的沙龙是2016年,七年过去,社区花园的营造已经遍布全国。刚刚刘悦来老师讲到社区花园是社区营造的绿色起点和象征物,还讲到社区花园的三大价值:释放善意、创造公共性和人的成长。
第一是释放善意,我认为一个年轻人做到两点就可以走遍天下:其一是手里有活,能靠专业立身;其二是心怀善意,对社会有正向价值。
第二是创造公共性。在阳台上种花没有公共性,商店也只是一种有限的公共性。真正的公共性是讨论和解决公共事务,丰富我们的社会环境,创造人与人的善意关系,推进孩子们的人性成长,大人们也能获得社会性成就。这样的公共性是发展社群关系,发展一种积极的社会关系,其实就是社会建设和社区营造。
第三是人的成长。我认为城市规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见物不见人”的时代;第二个阶段是“见物又见人”的时代,比如无障碍友好、儿童友好、老年友好的规划理念,第三个阶段是“见心”的时代。见心意味着人在空间里舒适、有尊严,有成就感。人在其中不仅仅有贡献,还使自己的人格得到了提升,人性得到了成长,存在感被加强。
02 重建附近的道路
重建附近的第一条路:从我做起的善意编织。
重建附近的第一条路,就是从我做起,从握手做起。“握手”是一个象征,和快递小哥握手、和卖菜的老大爷握手、和环卫工人握手,这是对每一种职业的、从骨子里的尊重。我可能是附近500米里人缘最好的人之一,我们小区的保安和收垃圾的驾驶员见到我都打招呼,因为最开始每次我见到他们都打招呼。
重建附近,需要从主体的善意出发去影响人际关系,创造善意的人际关系,创造友好附近,把冷漠的附近善意化。这需要主体对他人有善意、有信任,并坚持从我做起。去创造稳定和可持续的互动结构,从而改变环境,令陌生冷漠的环境人情化、人性化和友好化。做到了这些,才能推进附近的重建。
重建附近的第二条路:集体合作的公益建构。
重建附近的第二条路,是以主体的合作来改变附近。从组织者改善附近和重建附近的计划出发,去示范和动员附近的其他主体一起合作。重建附近是在行动中不断说服和信服的过程。改变发生在动手、合作之中,发生在真实的互动中。在重建附近的过程中,行动者自己也被看见,因此疏离的人群熟络起来,甚至组成了互动的网络,原本陌生的附近变得热闹起来。社区花园建起的同时,居民自治组织一起建立起来,这是制度的建构,是社会结构的重建。
03 从儒家思想阐释重建附近之路
第一条重建附近之路,可名之为“儒家的反求诸己之路”。从孔子的“我欲仁,斯仁至焉”,到孟子的“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皆是从我做起,自己行善他人无感,不是怪人无感,而是反思自己做得还不够,如此尽其在我。
钱穆的“尽其在我”进一步阐释了反求诸己的道理,“子孝可以诱导父之慈,父慈可以诱导子之孝。先尽其在我,那便不是法而是礼”。求人难,求己容易,但只求自己仁义善意,若不能有效影响他人,总是一件有缺憾的事。
另一条路是王阳明的“事上磨炼之路”。儒家的道德不只是个人的修身养性。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说只有通过做事情,才知道自己的良知是否表现出来。“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又不同。”大家注意动和静的区别,做了事情以后才知道原来的想法对不对。我们必须走出来做事,跟别人做事,才能了解自己,才知道平时的修行功夫到底效验如何。
但是王阳明的“事”,是事父事亲事君。重建附近的集体行动,则是要做改善环境改善社区的事。重建附近不是要做成圣之事,而是做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感性活动之事和改变世界的社会实践之事。事上磨练的参与之路,就是马克思之路,这不是精英主义的救世论,而是平民主义的创世论。
04 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阐释重建附近之路
费孝通提出中国传统社会是差序格局,就是每个人以自我为中心,根据亲疏远近建立的社会。这个社会局限在原来的五伦关系,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缺少第六伦——我和陌生人的关系。只有我和陌生人关系建立起来以后,才有真正的社会关系。
改革开放前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是另一种社会体制,它满足了成员的社会需求,提供了各种服务和福利,但是它不是现代的社会,也不是今天我们重建附近、社区营造所要达成的社会。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离有活力的、自主的、高度自律的社会还有一定距离。
社区花园的营造,既是环境营造,更是社会营造,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发育的过程,是社会组织的过程,是一个居民通过参与,能够让他们对自己社会的发展和改善做出贡献的过程。这里发生的最大改变,是居民从等待政府和专业部门提供服务的旁观者立场,转变为自己贡献时间和智慧的参与者立场。
项飙提出“附近的消失”,附近的人际疏离凸显了中国社会“人我”道德即“第六伦”的缺失。儒家学说无法造就人人为尧舜,人人为君子。我们不能走这条路,一定要走参与的路,一定要走集体实践的路,才能够创造新的人我关系和人我道德,重建完整的社会。
人我关系是平等关系,这既是社区行动的动力,也是人际互动的约束。儒家学说要求人要慎独,“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但恐怕这是多数人难以实现的。人在人群中追求社会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人在人面前约束自己、表现自己、伸张自己、为自己争得地位。如康德所说:在虚荣心、权力欲和自私心的鼓舞下,在自己周围的人中间为自己取得地位。所以我认为参与社会实践才是公德培养和人性成长的可行之路。
在社区花园行动中,居民的参与动力首先来自于实实在在的、生活环境的美化,其次还让冷清的附近有了人声的喧嚣,最后还为参与者带来了社会荣誉和人性成就。无论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都一样追求社会尊重和存在认可。这就是我认为重建附近的空间成就、社会成就和人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