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中国:小微环保公益机构如何踏上规模化的快车道?
精选文章
2019-01-09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定位助跑,在好公益平台上如何踏上快车道”,这也是无痕中国环境教育中心(以下简称“无痕中国”)成立三年多时间里,在探索环境项目规模化方面的一些思考。


截至2017年底,中国的社会组织已经有近80万个。无痕中国成立只有短短3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微公益机构”,我们是怎样走上规模化道路的呢?


无痕中国是2015年成立的、主要做环境教育的机构,应用“体验式、游戏化、在地化”的教育方式,原创设立了很多环境教育课程。我们发现,好像一谈起“环保”,听到最多的就是捡垃圾或者垃圾分类。其实环境教育的内容和范围远远超过“垃圾”这个概念。


无痕中国做了一些自己的尝试。在2016年到2017年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在济南、杭州、青岛、长沙、唐山、绍兴等城市建立了6个分站,推动了公众参与的环境行动开展。


在加入好公益平台的2018年,我们主动放慢了扩张和复制的脚步,开始有意识地观察身边的其他优质公益产品,向他们学习,再根据无痕中国自身产品的特性,在规模化的道路上不断优化,不断前进。


对公益复制路径的“观”与“察”



加入好公益平台后,无痕中国对目前国内一流的公益机构,做了自己的观察和了解。


首先是“观”——


无痕中国参加了好公益平台组织的两次培训和多次路演活动。只要有可能,我们就对所有同行的产品进行接触和了解,包括产品的提供方、产品用户、枢纽机构,尽可能地全面了解不同的产品。以下是我们大致的考量范围。


图片1.png


首先,看一看产品具备什么样的产品特色。比如说针对什么社会问题、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产品具备什么样的独特卖点,有哪些优势,等等。


第二,看机构资源。在机构资源方面,我发现平台上真的是大咖云集。大家的能量和资源都不一样,很多机构都能获得非常优质的资金和技术、或传播资源,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可是,作为小公益机构,我们不具备这些,应该如何开展产品复制呢?


第三,观察他们不同的复制方式。比如是授权开发还是开源复制?如何选择合作伙伴?其核心课程是提供软件还是硬件?整个产品系统的运营模式是“轻”还是“重”?这些都值得学习和考量。


第四,关注产品的后续支持:是一次性出手就结束,还是后面还有长期可持续的支持;有没有在线课程及督导?能否支持伙伴筹款?


第五,关注产品的落地效果。除落地数量外,还会考量产品长期的成效,比如两年或三年后,还有多少机构在持续这个项目?为什么能够持续,或为什么不能持续?


最后,关注用户反馈。我们会问一问产品合作方和用户,如果最终放弃了,或没有持续做,是什么原因?是组织方的原因,还是落地伙伴自己的原因?我觉得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考量可复制好产品的重要因素。


接下来是“察”。


在看到以上这些现象后,我们就开始梳理共性——究竟哪些公益产品是受欢迎的,哪些公益产品是真正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我们发现受欢迎的公益产品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满足刚需、直击痛点、产品轻巧、品牌醒目、流程标准、授权免费”


可复制的公益产品要素,我们认为三个关键词是:刚需、轻巧、免费。


图片2.png


  • 刚需:政府和社会有急切需求,同时,它的立项可获批。加入好公益平台后,我发现很多社工组织都希望能有一个容易获批的立项,这样政府资金容易申请;最后,伙伴跟无痕机构愿景能合拍,这是最好的。


  • 轻巧:我们希望项目能够操作便利、易上手。因为无法对当地合作方的执行能力有太高的要求,项目运营最好能简单、好操作,这样才容易实施和长期开展。运营要有手册、讲师要有培训和指导,最好由我们提供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功能的教具物料:这也是在好公益平台里面所收获的、其他的好产品给我们很重要的启发。


  • 免费:很多好的公益产品,授权免费,甚至启动阶段为合作伙伴提供一个比较低的费用支持,或筹款方面的帮助,或提供一个能向社会收费的产品,这些做法都能够有效支持合作伙伴可持续的发展。


“观”“察”了其他机构的好项目,我们自己梳理以后,又发现在用户和合作方的可持续方面,需要怎么样做,才能解决两个新问题。



问题一: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用户合作,什么样的用户是可靠的、可持续的?

问题二:我们共同合作怎么才能不只有一年,而是两年、三年更长时间的合作下去?



我们把无痕中国自己的环境教育产品做梳理,得出结论是:


图片3.png

第一,解决社会问题。无痕中国本身是一个社会组织、公益机构,我们做环境教育跟传统环保还有区别:环境教育更多有关环境问题发生的前端,其他机构在做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的时候,无痕环境教育在消费前端就开始传播少用、减少的概念。所以,我们课程设计的基础是“负责任的生产与消费,可持续的城市与社区”,这既是联合国也是我国政府倡导的两个基本原则。


第二,挖掘客户痛点。不同的用户,痛点是不一样的。比如“环境教育”,这是环保部门的痛点;比如“社区营造”,这是民政和街道部门的痛点。而教育部门可能对这两个都不感兴趣,他们的痛点是“综合素养”。在做校园课程开发的时候,加上“综合素养”这个内容,学校和老师一看就明白了。对于旅行部门,更多关注的是“文明旅行”……无痕中国目前的合作伙伴,已不只是环保部门,更多的是其他的政府相关部门包括体育、园林、林业等合作,每个部门都有它自己的痛点。


第三,需有关键指标。像社会效益、创新性、政策引导、广泛性、次数、人数,这都是衡量我们这个项目好与不好的量化指标。无痕中国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我们自己原创的“体验式、游戏化、在地化”方案,绝大部分课程都做成各种教育方式户外形式的环境教育产品。


第四:提供独特卖点。我们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来进行定制。比如,无痕中国最早获奖的产品是进入好公益平台的“无痕环境公益课堂”,实践过程中发现有点“重”,虽然好像谁都能用,但产品本身缺乏直接打动特定用户的优势。我们目前根据客户需求,把它拆成了多个更轻巧的环境教育产品,同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来进行设计,更便于落地和传播。


第五:建立门槛优势。除了原来提供的无痕环境理论体系以外,我们自己开始形成了产品体系、服务体系,与好公益平台的伙伴一起,把无痕环境教育产品的服务流程做了标准化设计。知识产权方面,从前几年开始注册到现在,目前我们已拥有了20多个商标,有的是现在可用的、有的是作为储备的,这为无痕环境教育产品系列建了一个小的壁垒。



无痕中国的对策和实施



想明白自己有哪些优势、如何利用这些哪些优势后,我们就开始考量应该怎么做。现在无痕中国的做法就是发挥“体验式、游戏化、在地化”的项目特点,建立标准化的业务流程,筛选确定客户对象,进行定制开发环境教育产品。这样就解决了前面的两个困惑: 一是哪去找客户、快速复制;二是怎么样做,才能让合作伙伴可持续。



1547090237470869.png


上面这幅图,是ABC美好社会咨询社为无痕中国做的方案之一:纵轴是合作意愿,横轴是资源匹配,从这两方面进行梳理,这个直观的图表一下子解决了我们对于社工组织合作的困惑:此前路演的时候我们发现,无痕环境教育产品与社工组织有点不太匹配。而在做了这个表格筛选的时候,一望可知,其实在无痕环境教育产品的用户考量上,目前社工组织确实是在一个比较靠后的位置。


通过梳理,无痕中国建立这样的客户体系: 


1547090317380988.png


  • 环保部门:我们能够提供的是环境教育、政策宣导、公众参与。

  • 教育部门:为中小学和大学定制无痕环境教育课程,提供综合素养、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教育产品。

  • 民政部门:包括社区营造、三社联动,一部分的环保宣传,都是我们的优先项。


而其他政府部门,目前无痕中国基本上没有着力。


我们目前把直接用户定成这几个方面:


图片6.png


EFG,即企业、基金会、政府。

关注CSR的企业为首选。那是不是通过这些渠道找到了企业和出资方,就没有意愿做规模化和复制了?不是。出资方只想做短期的一次性活动,无痕中国很可能还是不考虑合作,我们更多的是考量这样的机构伙伴:他们在各地有分站或渠道,他们愿意来采购无痕中国有针对性的环境产品,他们愿意让更多的机构和企业来参与,那是我们的首选。 


其次是基金会。现在已经有基金会,通过其外地会员企业来落地无痕环境项目,无痕中国提供相应的教案、培训、教具。发动企业力量集中在当地执行环境教育项目,他们的执行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第三,政府部门。政府这块需求也很大,能根据需要、抓住他们急需解决的一些痛点并提供优质高效方案,会是解决社会环境问题的捷径。


我特别同意德鲁克先生的一句话:“只有把社会问题解决变成有利可图的机遇,社会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解决”。上面就是对应为前面的第一个问题,即我们怎么样来寻找合作伙伴。


是不是只有免费才能获得更多的用户?如果把项目变成一个本身就能收费盈利的项目呢?公益机构为什么就不可以向社会提供一些收费的商业产品?如果在政府申请不到相应的项目立项、申请不到购买经费的话,无痕中国能不能给当地的社会组织或社工组织,研发提供一些能收费能盈利,能解决社会问题的项目,让他们能站着生存下去?


基于以上思考,无痕中国为伙伴设计TEEN这样几个产品:分别是T生态旅行、E研学旅行,E环境教育和N自然教育。



1547090388375054.png



大家都知道,目前国内绝大部分自然教育项目都是收费和盈利的,研学旅行同样。我们觉得,环境教育机构参与研学旅行和自然教育,这也许是一个快速复制环境教育产品的好方法,值得尝试。


说完前面这些我们的观察、思考,我们就决定自己的策略,把它形成方案,动起来落在实处。作为一个小微公益机构,无痕中国目前最大的优势是拥有快速、有力的执行力。


这半年无痕中国把日常工作做了一个加法和减法。在项目研发方面,做深、做细、做加法;在业务梳理方面,做聚焦、做筛选、做减法。有一些项目可能短期不具备条件,看不到效果的就暂先放在一边了。


加入好公益平台以来,无痕中国在技术、专业、管理、客户、资源和财务这六个方面,都得到了平台的大力支持。


这半年来,无痕中国已与两个基金会签约,开始了定制产品,这两家基金会在全国拥有网络,有很多的企业合作伙伴。无痕中国提供完整教案、讲师培训和教具物料推动落地。我们还与政府部门开展合作,一是定制环境教育产品,马上要全省推动开展;二是我们已经做好的产品,政府直接来购买。


以上成果说明,目前无痕中国这个方向是对的,探索是成功的。而这个不断学习、不断尝试,并找到了一个适合我们机构的方式,都是在好公益平台上收获的。

 

最后,希望与各位伙伴一块解决社会痛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也特别有信心,愿意与大家一起,迈步从头越。


平台动画 产品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