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丧偶等应激事件使独抚母亲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并增加育儿风险,给孩子成长造成负面影响。“独抚母亲支持计划”是独抚母亲心理支持项目,针对离异、丧偶后有较大心理创伤并独自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女性,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配套服务体系提供支持、陪伴与赋能,提升独抚母亲的内在力量和积极心态,促进子女健康成长。
项目针对独抚母亲隐蔽、分散、忙碌等特点,通过自媒体触及用户,以社群为载体进行以下服务:
1. 线上自媒体支持平台:通过双微、抖音、喜马拉雅电台等渠道传播图文、音频、短视频课程,帮助服务群体自助学习和赋能。
2. 独抚母亲社群运营:营造积极、互助的社群生态,提供法律、育儿、心理等方向的专业支持。
3. 线下妈妈下午茶、深度工作坊:同城独抚母亲自助和赋能,孵化地方自组织。
4. 线上线下心理重建小组(离异心理重建、丧偶哀伤复原)),构建良性心理调节机制,提升积极心态。
截至2021年,线上运营社群50余个,包括法律群、赋能群、同城群、丧偶群等。在微信公众号“一个母亲”、喜马拉雅FM和荔枝FM(“母亲赋能社”)上线支持课程400+期,累计收听75万人次。线上法律公益服务累计2500人次;心理和育儿微课服务超过10000人次。项目自主研发的“离婚心理重建小组”“丧偶哀伤疗愈小组”团体活动线上线下总计实施40余期,培训小组带领人80名。
项目荣获2021年“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五星优秀项目”、2021“深圳市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2019“北京朝阳区妇儿家庭公益项目创意大赛一等奖”。
合作伙伴类型:
1、地方妇联、团委、工会等;
2、地区枢纽型机构,以及妇女、心理领域的专业社工服务机构;
3、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妇女儿童服务机构或企业;
4、志愿团队及个人。
合作伙伴要求:
1、与“一个母亲”理念一致,关注独抚母亲群体,有意愿帮助独抚母亲调整自我重整家庭;
2、可触及一定数量的独抚母亲;
3、具有当地社区、政府合作资源和服务经验的优先;
4、若复制社群运营和线上微课需有人力投入线上社群维护,有社群运营经验;
5、若复制心理重建小组需具备专业社工服务资质以及经验或心理咨询经验。
合作产品一:社群运营和线上课程(线上)
“一个母亲”提供:
1.社群运营手册;
2.社群运营和线上活动培训;
3.心理疗愈、独自养育方法、《婚姻法》等主题的音频、图文、视频课程;
4.线上社群运营(协助)。
合作方责任:
1.一个社群至少配备两名管理员;
2.可以经过培训后独立运营社群、也可以与一个母亲合作运营社群;
3.支付社群运营培训等相关费用(半年3次线上培训)。
合作产品二:心理重建小组(线上或线下)
“一个母亲”提供:
1.小组带领人培训(2-3天);
2.小组课程教材、操作手册;
3.小组带领督导和效果评估;
4.小组活动实施。
合作方责任:
1.配备一名对接工作人员,若合作方独立带组需配备具备社工经验或心理咨询经验的带领人参加培训;
2.经培训后独立执行小组活动,也可以与“一个母亲”合作执行小组活动;
3.支付小组带领人培训费用(开组前集中培训2-3天,开组后每个小组3次督导)
注:具体费用标准根据项目需求核算。
- 联系人
刘蕾
13488605365
liulei@amom.org.cn